2022年7月7日,《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规范》(DZ/T 0392-2022)经自然资源部批准发布,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在当前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中,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发布的一项重要行业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采矿损毁土地、矿山生态修复土地遥感监测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及要求等,适用于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进行采矿损毁土地、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等矿山环境现状和变化情况监测、矿山环境遥感应急监测等工作。 本标准提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的目标任务是根据采矿权分布情况,通过采矿损毁土地和矿山生态修复等的遥感监测、实地核查,获取矿山环境现状及变化客观基础数据,为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撑。采矿损毁土地遥感监测需查明采矿损毁土地、工业广场及其他占用土地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矿山生态修复遥感监测需查明已经完成的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类型、面积,同时评估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治理效果。 本标准规定了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工作准备、信息提取、图斑核查、图件编制、综合研究、成果编制等内容。针对不同的工作目的和工作内容,应选用时相合适的航天、航空遥感图像、数据,光学遥感数据难以获取的地区可以采用雷达数据。空间参考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监测底图的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提出图斑核查可通过室内核查、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室内核查可利用已有的高分辨率遥感调查成果、国土调查成果、已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资料,核查新增图斑的准确性。实地核查应对照室内解译信息,验证信息提取的可靠性,补充遗漏的信息,修改错提信息,完善室内解译信息。要求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报告的编写,应参考成果报告编写提纲,以工作区的具体任务要求和内容丰富翔实的实际材料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总结规律。 本标准明确提出要以遥感监测本底图斑和核查后的采矿损毁土地图斑或矿山生态修复土地图斑为基础,建立矿山环境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监测底图、图斑核查数据、成果审核数据、照片、视频等原始资料和矿山环境遥感调查图、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工程设计、施工设计、竣工验收报告等成果资料。 本标准涵盖了我国矿山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阶段性成果的最终成果的表述,实用性较强。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促进矿山用地集约式发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估,可为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矿政管理等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撑。来源: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