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挖泥船重力抓斗》(GB/T 39622—2020),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一、制定背景 抓斗挖泥船适应狭窄水域开挖基槽、基坑,同时在深挖时开挖硬质黏土和风化岩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在目前沿海港口疏浚、内河航道整治中是不可替代的疏浚装备,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2008年以前,我国抓斗挖泥船的大型抓斗(如抓斗斗容达30m3及其以上)主要是依靠进口。通过我国技术人员不懈的努力、摸索和总结,国内现已掌握大型抓斗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近十年来,国内建造了很多中、大型抓斗船,其中不少是斗容达50m3的大型抓斗船。但目前国内外没有挖泥船重力抓斗相关标准,使得抓斗的设计制造选用无标可参,造成其制造质量参差不齐、耐用性能千差万别。由于抓斗的质量不可靠,会直接影响抓斗船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抓斗是抓斗挖泥船的专用设备,也是其关键设备。抓斗的质量好坏、耐磨性能、易用程度,将直接影响抓斗挖泥船的施工质量、效率和效益。为此,很有必要制订挖泥船重力抓斗标准,以规范抓斗挖泥船抓斗的设计、制造和选用,以便能制造出质量可靠、易用合用、耐磨的抓斗,有效提高挖泥船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标准的定位和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挖泥船重力抓斗的设计、制造、检验,修理可参照使用。本标准面向的使用者为各疏浚施工企业、船舶设计院和挖泥船建造厂、疏浚设备制造厂家,本标准可作为贯穿挖泥船重力抓斗设计、制造全过程的指导性规范文件,对抓斗的维修也可提供一定的指导。 本标准基于国内抓斗挖泥船工程实践经验,其制订充分考虑挖泥船重力抓斗设计研发、制造、使用的实际需求与现状,内容反映当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疏浚工程施工与装备技术的迅猛发展,重力抓斗制造厂家加工工艺技术进步、设计水平的不断进步(引进计算机仿真计算)与产品质量提高的现状,技术进步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等等。通过本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为疏浚行业配套装备业的生产、设计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同时,为疏浚施工企业,在抓斗挖泥船抓斗选用、维修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标准、科学的技术支持。这对于提高我国疏浚装备及配套产业的技术研发与标准化整体水平、优化疏浚装备产业配套、提高抓斗挖泥船疏浚作业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包括重力抓斗产品的分类与结构、主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1、产品的分类与结构 根据实际使用经验,并综合生产厂家调研和专家意见,将重力抓斗按照抓斗重容比的不同,分为轻型抓斗、中型抓斗和重型抓斗等类型;不同类型抓斗所适合施工的土质是不一样的。 本标准给出了典型的重力抓斗结构示意图,对挖泥船重力抓斗的各结构部件进行了说明,便于进行抓斗设计。 2、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充分考虑目前疏浚业界通用的重力抓斗使用性能要求,具有普遍的实用性意义。本标准对产品的性能作出规定,其中多项规定是国内外同行业多年来的经验与技术进步的体现,其要求更趋合理。对原材料、成品规定了具体性能指标,从工厂的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其中,按照抓斗结构、工作原理,本标准明确了设计重力抓斗的各关键参数要求,包括抓斗斗体最大开度计算公式、斗体长度计算公式,同时规定了抓斗其他设计参数取值范围、滑轮节圆直径的确定、销轴直径的确定,规定了抓斗斗齿数量范围。 此外,依据设计和使用维修经验,通过调研生产厂家和疏浚企业,并综合审查专家组意见,提出抓斗各主要部件材料要求。同时,依据设计和使用经验以及厂家的制造经验,并结合抓斗使用要求和抓斗维修经验确定抓斗制造过程的铸造、焊接、组装、涂装等具体要求。 3、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对原材料、成品的性能测试方法作出规定,部分规定是对产品制造和使用过程的经验总结。 4、产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明确规定了产品标志、包装要求;并明确规范了本产品的正确贮运的条件,为重力抓斗产品避免贮运不当而造成重大损失提供原则指引。来源:交通运输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