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汇 首页 工程造价 造价探究 查看内容

基于BIM技术的"造价BIM"模式落地应用研究分析

18 0 2025-1-11 00:56 发布者: admin 工程造价研究

王鹏程 苏州智慧空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分析了传统造价行业的痛点问题包括流程类、协同性、技术性痛点问题,并实地调研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实际需求,如管理需求及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 ...

王鹏程 苏州智慧空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分析了传统造价行业的痛点问题包括流程类、协同性、技术性痛点问题,并实地调研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实际需求,如管理需求及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造价BIM”模式落地应用的研究分析方案,详细分析了“造价BIM”在工程协同流转、计量、计价、造价管理四个方面的理论原理及优势。

阐述了“造价BIM”模式在造价工作中的思路逻辑、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如何通过设计BIM模型进行造价深化、利用造价深化模型出符合国家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清单,并用于项目招标清单编制、过程中进度款支付管理、分包合同结算管理等。

分析了“造价BIM”模式在落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在经过实际案例验证后进行价值分析及结论总结,得出了结论“造价BIM”对于造价咨询企业参与BIM全流程实现“一个模型用到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造价;BIM;算量;模型;流程

 

引言

“设计BIM”“施工BIM”在实际工程中落地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造价咨询企业对于BIM落地的应用集中在以广联达为代表的算量计价体系中,游离在主流设计施工BIM体系之外。从建设单位角度,分析如何提高BIM模型利用率,各参建单位不重复建模、降低建模成本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造价BIM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次,经过实际案例落地验证了基于BIM技术的“造价BIM”模式落地应用的可行性,给出了落地的思路逻辑、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并强调了造价咨询企业须主动参与到主流BIM体系中,为建设单位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一、传统造价痛点问题分析

1、流程类痛点问题

1)工程造价行业的造价模型在多个参建单位重复建模,并且按照各自的理解建模,内耗冗重、极容易出现人为偏差及累计误差。

2)造价模型对于业主来说不能一模多用,无法实现“一个模型用到底”,造价模型无法实现竣工模型用于工程档案资料模型归档,不利于智慧城市建设。

3)行业中工程造价工程量数据、单价组成数据不能有效流转,各阶段造价数据出现断层,若进行数据组织恢复涉及多方,难度大代价大。

2、协同性痛点问题

1)造价模型多专业协同性较差,特别是机电专业,未经过多专业协同碰撞管综而算量产生的工程量准确性不高,翻弯、排布、碰撞等管综问题考虑不周到,施工单位对工程量数据认可度较低。

2)造价模型无法在设计、施工阶段发挥价值,仅局限在造价阶段,也仅局限在造价人员及造价圈内,造价预算模型无法用于指导施工,对设计、施工协同数据参与度还不足。

3、技术性痛点问题

1)造价模型的依据是施工图,施工图在设计阶段未经过BIM验证,出现很多“错漏碰缺”是设计常态,导致造价模型数据不准,工程量清单报表数据因非造价人员原因导致数据偏差。

2)造价人员对造价算量模型处理方式较为单一:按图翻模。因图纸错误、设计表达缺陷等设计问题无法有效闭环解决,导致造价模型数据不准,工程量清单报表数据因非造价人员原因导致数据偏差。

3)因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造价人员的清单数据追溯性较差,经常出现因无法有效的进行对账交底而引发的争议。

二、工程造价咨询需求分析

1、管理需求

1)造价咨询企业咨询成果科技含金量低,需要提高企业科技含金量,传统情况下造价咨询虽然很重要,但是做螺丝钉性质工作,科技价值认可度较低。

2)现代工程复杂性不断提升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深度要求更加深入,随之要求咨询企业的人才专业能力要求门槛越来越高,咨询企业迫切需求通过科技手段降低造价咨询门槛来解决用工荒问题。

3)造价咨询企业的造价成果编制效率因人力成本不断升高需要更进一步提高,需要工程量清单编制及报价文件编制更加高效。

4)目前造价咨询企业分阶段分模块进行咨询服务,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量计算阶段、施工跟审阶段、竣工审计结算阶段各部门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工作,但是工作成果相对比较零散,需要提升工作成果集成度,将各部门各员工的咨询成果集成串联起来。

2、技术需求

1)造价专业工程师岗位调动或其他原因调动其工作成果需要转移交接,被交底人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其算量逻辑、计价细节,造价成果的转移交接十分依赖原工程师的个人能力,造价咨询企业迫切需求解决由此引发的损失,降低企业对于个别能力强的员工的依赖,加强企业平台的能力与价值。

2)造价专业工程师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因专业分工不明确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工作界面划分不明确,极易造成“三不管”情况,界面划分十分依赖专业工程师的协同配合的专业性,造价咨询企业迫切需求借助科技外因解决传统咨询的工作界面问题及人员依赖的问题。[1]

3)造价专业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对账对量过程工作强度大、资源消耗量大,造价咨询企业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来降低工程师对账难度同时节约时间成本。

三、基于BIM的造价解决方案及优势分析

1、基于BIM的造价解决方案总述

解决方案关键词:造价BIM。

解决方案总述:利用造价咨询的上游企业的成果(设计BIM模型)做造价咨询(招投标工程量清单、施工过程分包合同管理及工程量进度款管理、综合单价组成分析、结算审计对账管理等),实现造价咨询BIM化管理。

2、基于造价BIM的工程协同流转解决方案

 

图:目前BIM在工程建设中主流运用路线

在目前主流的BIM各参与方中设计、施工已经发挥越来越大的中坚作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的BIM价值也越来越大。

但是,作为工程建设五方之一的造价咨询企业在BIM建设中已经落后很多,没有真正有效参与进来,没有能够有效的用BIM模型集成管理,没能够用BIM模型做好造价、用BIM模型管好钱。

现基于造价BIM的工程协同流转解决方案如下:

 

 

 

 

 

 

 

 

 

 

图:造价BIM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环节

造价1应用点:招投标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组成分析。

造价2应用点:施工过程分包合同管理、工程量进度款管理。

造价3应用点:结算审计对账管理。

优势分析:

?BIM模型复用,设计施工BIM模型流程流转,设计、施工、造价实现“一个模型用到底”。

?减少各参与方建模内耗,消除建模人为误差及累计误差。

?实现造价咨询的BIM化管理,真正参与全流程的工程信息化建设。

3、基于造价BIM的计量解决方案

1)预算BIM阶段:

根据设计流程流转过来的设计BIM模型进行造价BIM深化,造价工程师用造价专业知识深化至符合预算深度,然后造价工程师可以一键导出符合国标/企标招投标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组成分析表。

2)施工BIM阶段:

在施工阶段将招投标阶段流程流转过来的预算BIM模型进行造价BIM深化,造价工程师将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变更集成至BIM模型,进行分包合同管理、分包工程量支付管理、进度款支付管理。

3)结算BIM阶段: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方提交竣工BIM模型,造价工程师根据施工流程流转过来的竣工BIM模型进行造价BIM深化,造价工程师用造价专业知识深化至符合决算深度,然后造价工程师可以一键导出符合国标/企标招投标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组成分析表。

优势分析:

?造价咨询企业的算量清单编制效率得到提升,较传统算量模式效率两倍提升,对于造价咨询来说人力成本将极大降低。

?因造价深化模型的深化来源是设计BIM模型,已经初步解决了错漏碰缺等痛点问题,机电安装专业管线综合后算量更精准,更经得起推敲。

?通过BIM模型工程量清单数据可追溯到模型数据,不会因专业工程师交接不精细产生数据丢失,技术交底更清晰实现快速流转。

4、基于造价BIM的计价解决方案

部品部件综合单价组成分析: ***付费内容***

付费看帖
剩余 77% 内容需要 1.00 文章券,加入VIP免费阅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