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经验丰富及复合型人才紧缺,制约企业发展,校、企、协合作培养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校企协合作;人才培养
目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且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之现状,其结果不仅仅是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更深层的弊端是今后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及生源将面临逐步流失的窘境。 一、政策导向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了建筑产业工人是建筑业发展基础的指导思想。建设主管等部门针对建筑业的现状也颁布了相应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对校、企、协合作培养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 二、行业认知 工程造价专业为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贯穿于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承包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阶段等过程中。 决策阶段对应的工程造价为投资估算,设计阶段对应的工程造价为设计概算,发承包阶段对应的为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阶段对应的工程造价为工程计量、工程进度款审核,竣工阶段对应的工程造价为竣工结算。 不同阶段对造价精度有不同要求。项目实施成果的好坏,取决于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而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的造价技能,同时对拟建项目在造价方面具有统筹能力。 三、校、企现状 (一)学校现状 在校学生面临毕业就业难,学习期间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操应用脱节,毕业学生转型成实用型人才需有很长的成长周期。 学校与企业沟通及人才输送过程中往往衔接效果不理解,造成社会普遍认知为学校仅仅适合理论知识传播,而应用水平较弱。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有效沟通的手段和方法。 (二)企业现状 造价咨询企业存在人员数量充足,市场竞争压力大,各委托单位对项目实施人员要求高,企业缺少成熟且经验丰富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紧缺。 一方面企业经验丰富及复合型人才紧缺,另一方面虽然高校资源丰富但不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造成资源浪费。缺少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对接交流平台,人才紧缺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四、培养探讨 ***付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