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与人口结构转型,建筑业机械化、智能化、低碳环保已是大势所趋。近几年,装配式建筑、绿色低碳、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的名字不断涌现,建筑业、工程造价领域迎来了新的转型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如雨后春笋,四新技术加快行业升级转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也给传统方式带来冲击......站在时代路口,造价从业者对升级转型面临的瓶颈困惑、彷徨;对新技术、新市场、新领域充满期望。工程造价领域,要走在市场前端,摒弃传统思维,适应计价方式的转变;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工具,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要积极适应市场多元化,探索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的方式,寻求内外合作,发挥人的智慧与团队力量。
关键词:四新技术;升级转型;市场化;全过程工程咨询
引 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建筑业经历了高速发展,工程造价领域也度过了一段黄金时期。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建筑业迎来了战略转型期。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下简称:四新技术)涌现,四新技术又加快了行业的升级转型,推动行业面向市场化。计价定额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已难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及迭代更新,住建部已于2020年发文将逐步取消预算定额。那么,这场连锁反应对工程造价行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建筑业升级转型背景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于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要求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加快产业升级;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行建筑产业现代化;优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筑企业“走出去”......随着国家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笔者近年来走访了多个典型的在建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多处可见,与传统工艺相比,它们在绿色低碳、现场管理、工期、费用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对建筑行业与工程造价领域均有着深远影响。 二、考察所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1、泥浆固化处理技术 灌注桩施工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成孔方式:一是泥浆护壁水钻机成孔作业,二是旋挖机干孔作业。前者在混凝土灌注成桩后置换出废弃的泥浆,会产生泥浆外运与处置费用;后者置换出桩身部位的土石方,余方平整或外弃。考察的第一个项目为泥浆护壁水钻机成孔作业,采用了泥浆固化处理技术,引进泥浆分离固化设备(详见:图1),对灌注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在现场直接进行分离固化,分离出来的清水可循环利用;产生的固体“泥饼”含水率很低,可做回填土使用。该设备可以自行购置或租赁使用。相比泥浆外运可不受场地、环保、外界道路管控等种种限制,工期、费用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图1 泥浆固化器
2、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 (1)装配式建筑 第二个考察项目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大量的构件在车间生产加工,缩短了工期。本项目主要预制构件有:外墙板、内墙板、预制柱、叠合板、叠合梁、预制楼梯等;内隔墙有ALC墙板、陶粒混凝土隔墙板。 (2)新型脚手架体系——爬架(提升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脚手架技术,俗称爬架(提升架),与传统的落地脚手架、悬挑架相比,能将高处环境转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环境变为架体内部作业;操作简单,人员投入少;使用过程不占用塔吊,能缩短工期;也可以节约材料,如脚手钢管、安全网、扣件等。总体具有低碳、经济、安全、便捷等优势。 (3)新型建筑模板——铝合金模板 铝合金模板系统(详见:图2)包含模板、紧固、支撑和配件四大部分。标准模板选用铝合金型材加工制作,配上高强支撑、紧固体系与五金插销等辅件,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安全稳定、装拆便捷、重复利用率高等特点。与传统的木模板相比,可减少劳动力,可穿插施工、提高效率,减少垃圾排放。虽然一次性投入高,但通用性强、能标准化量产、铝型材回收价值高,成型后室内基本达到免抹灰的工艺效果,综合成本低。 图2 铝合金模板施工
(4)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整合了装配式建筑、铝膜、爬架的特点,具有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结构成型及外立面美观等优势。需要提前做好图纸深化,工地现场与后方加工厂做好沟通与配合;采用一体化施工技术,各工序、工种可以穿插施工。本项目通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优化施工方案等提前做好施工策划,实现爬架安装与提升、塔吊顶升及附墙、施工电梯安装、铝模工程、PC构件安装、钢筋、混凝土、水电安装、墙体砌筑、外立面抹灰、外墙保温等多专业配合,颠覆了传统施工顺序,是管理与技术上的一大创新。 图3 装配式建筑铝膜爬架一体化施工 ***付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