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造价资质取消在业内引发的讨论开始,分析了造价资质取消认定对整个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从开拓业务渠道、业务转型升级、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几个方面为造价咨询企业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资质取消;影响;应对之策
引言 2021年7月1日开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甲级、乙级资质不再认定,取消资质认定无疑是工程造价咨询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了,工程造价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传统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优势不复存在。先有招标代理资质取消,后有工程咨询实行资信评价,造价咨询资质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虽然造价资质取消早就在“吹风”,但来得如此突然,甚至让造价人有点措手不及。“一石激起千层浪”,工程造价咨询圈一时间“炸了锅”,造价资质取消对造价咨询业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成为造价咨询单位和造价人需要直面的问题。
一、造价资质取消对造价咨询业的影响 1、改变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 造价资质取消前,管理部门主要对照甲、乙级资质的要求对造价咨询单位进行管理。造价资质取消了,不会导致主管部门对造价咨询单位的放任自流。管理部门对造价咨询企业的监管将会变成“资格+信用”的管理模式,会通过完善的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全面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造价咨询企业,采取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采集诚信信息数据,及时发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对失信行为进行曝光,推动完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这就要求咨询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慎重对待自己出具的每一项成果文件,得“信”多助、失“信”寡助,信用管理将成为造价咨询单位管理的工作重点。 2、造价师的挂证现象还会卷土重来 造价资质取消前,为了满足资质要求,造价咨询企业格外重视符合甲乙级资质要求的造价师执业资格人员数量,有的造价咨询企业不惜重金外聘,于是出现了一批不在造价咨询单位上班的造价师挂证行为。这是资质许可制度导致的畸形现象,资质许可制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为保全资质而增加的负担,同时也让造价咨询单位形成壁垒,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不想走出去。毫无疑问,造价资质取消,资质壁垒不复存在,保全资质的挂证行为不再有市场。 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取消了,造价咨询成果文件中还需要造价师签字盖章,随着造价咨询单位的增多,具备经验和能力的造价师可能在造价咨询市场上更加“吃香”。另一方面,一些刚成立的造价咨询单位可能为了造价咨询成果签字盖章的需要,仍对造价师挂证有需求,因此造价师挂证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 3、为创业者打开方便之门 虽然这些年从事造价咨询的单位较多,但多是外地单位的分公司或本土的老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的新生力量较少。原先的造价咨询资质管理规定,让那些有意创业的“能人”望而却步、激流勇退。 造价咨询资质取消了,从事造价咨询业务的门槛降低了,造价咨询市场更加开放,原先采用分公司形式承接业务的单位因管理费等原因,会采用“多条腿走路”的形式,申请新的造价咨询单位营业执照,这些分公司本身有一定积累,会逐步将业务过渡到新的造价咨询单位。因此,造价咨询资质的取消,会逐步改变以往以分公司名义承接业务的形式。 招标代理资质取消后,当初的招标代理市场也涌现了一批代理单位新面孔,如今造价资质不再认定,可以预见到造价咨询市场上也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些原先仅做工程监理或设计的公司会从业务扩展的角度出发进入造价咨询市场试水。一些在造价咨询单位本身具有拓展意愿的造价咨询从业者也会从这一利好中分得“一杯羹”,他们会直接申请造价咨询营业执照而选择创业,如果业务来源明确,无疑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造价咨询资质取消,申请造价咨询营业执照的单位会明显增多,一定时期内给造价咨询业带来一股暖流,造价咨询市场上“后浪”们给造价咨询业增添了活力,弥补造价咨询后劲不足的问题。 4、造价咨询业务的市场竞争将白热化 取消造价资质认定,造价咨询业务不再有资质要求,造价咨询市场更加开放。随着造价咨询单位的增加,进一步加剧造价咨询业务的市场竞争。原先的单位审计库、造价咨询库等因政策原因已经受到清理,入库随机摇号方式承接造价咨询业务受到了扼制,造价咨询业务更多的需要通过招标、公开竞争方式从有形市场上凭实力取得,咨询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势必会拼得头破血流。首先会淘汰那些资质取消前靠出借资质生存的企业,其次会淘汰那些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业主要求的企业,而那些服务水平高但收费也高的企业会不断被挤压、被消耗,如果“随波逐流”则离被淘汰的命运相差不远了,只有那些与时俱进、服务水平高、收费合理的单位才能走得更远。通过不断“洗牌”,将培养并锻炼出一批具有新鲜血液且有实力的造价咨询企业。 5、造价咨询事务所及造价咨询工作室等新业态将不断出现 国办发〔2017〕19号《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到,有序发展个人执业事务所,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造价咨询资质的取消,一定会加强个人执业资格,执业人员数量在咨询业务承接时作为考核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更加全面和客观考核个人执业能力,考核会更注重造价工程师的学习经历、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近年业绩等。造价咨询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造价咨询离不开人,造价咨询资质的取消为个人成立的造价咨询事务所、造价咨询工作室等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路径,要不了多久一些个性鲜明的造价咨询事务所、造价咨询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面前。 6、促进造价咨询企业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造价资质取消后,企业为了信用将更加重视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也不乏发展势头良好的造价咨询单位产生。造价资质取消后,造价咨询单位靠什么生存和发展,这恐怕是每一位造价咨询业的企业负责人需要深思的问题。造价咨询业务需要咨询员独立完成,企业离不开员工,员工也离不开企业,造价咨询业培养的却是一个个能独立撑起“一片天”的专家,专家为你所用则是宝,专家“道不同,不相与谋”则是竞争对手。新形势下打造一个造价咨询业的“百年老店”更加不易,既是挑战,也有机遇。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做好服务为主线,以管理精细和规范为目标,做好公司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造价咨询企业的应对策略 造价咨询服务不是简单的算量、计价,而应该是项目管理,这其中也包括对工程项目前期、中期、后期全生命周期的工作内容,只有紧跟政策风向,面对现实,及时转变企业战略,企业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1、基于市场业务模式,创新业务开拓渠道 工程咨询、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资质的取消,打通了工程咨询产业链,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面对竞争如何争取到项目,这需要企业管理者深思熟虑。2019年发改委、住建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肯定了业主多样需求、多种形式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形态,最近一两年动辄上千万的全过程咨询项目在交易市场上已耳熟能详。虽然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参加投标,但其优势不足,中标单位大多为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在传统业务上大展拳脚、翻转腾挪的好日子渐渐到头了,针对PPP、EPC等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固定总价形式的合同不断增多,造价咨询中结算审核业务产值占大头的景象将被打破。造价咨询单位应根据自身需要和能力,采取兼并重组、整合外包的形式,以弥补自身专业资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短板,利用各自专业优势组成联合体承接业务,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与优秀企业强强联合未必不是一种好的企业发展模式。 扩展咨询服务内容,努力将自己的服务差异化,构建人无我有的服务体系,也是造价咨询单位面临市场竞争的发展方式之一。随着市场价格信息进一步公开透明,以及算量、计价软件的普及,特别是“bim”应用软件的出现,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就能准确将工程量清单轻松完成,再找几个会做造价的工程师,设计+预算(招标控制价)一气呵成,“我的地盘我做主”,如此发展下去,设计单位完全可以将造价咨询单位的饭碗抢了,造价咨询单位依靠什么生存呢?居安思危,造价咨询单位要花大气力进入更具挑战性的领域,将服务内容与形式向高端延伸,为委托方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如设计优化、方案比选、招标策划、合约规划、商务谈判等,这类业务需要综合能力较高的专家型造价咨询人才参与进来,需要企业付出百倍的努力方能取得回报。 2、痛定思痛,实现企业业务转型升级 许多传统造价咨询单位本来就有监理资质,且有监理人才储备。建筑法的有关条文让监理单位在建筑市场上还拥有一席之地,投资控制属于监理单位的控制范围,但让大家看到的现象是:监理在现场只负责质量、进度和安全,投资控制却由专业的造价咨询单位负责。这一现象一方面表现了监理单位缺乏专业的造价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拥有监理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害怕承担监理的主体责任而轻易放弃这块蛋糕。现在造价咨询资质取消了,具有监理资质的传统造价咨询单位有必要将这块业务做起来,兵分两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将监理业务发展壮大起来,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升级。 3、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视品牌形象,着重业绩、信誉和人才管理 造价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规范的企业管理、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信手拈来的造价资源数据库以及让员工有归属感、认同感的企业文化,但要在这四个方面取得突破,需要企业管理者花一点心思,甚至“奇思妙想”。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优势已“苟延残喘”,企业管理必须不断进行升级,通过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提高竞争优势。此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注重“专业化”发展,将造价咨询做精做强,成为人人叫好的专家型咨询公司,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造价咨询工作是通过专业人员的经验以及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成果逐步体现出咨询价值的,人的作用很大。造价咨询资质取消,行业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造价咨询的核心和关键还是要发挥人的作用,造价咨询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可或缺,要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虽然造价资质的取消有利于造价人的个人创业,但企业人才培养这件事还得去认真落实,因为没有专业人才的单位将举步维艰。 品牌和业绩永远是业务来源的敲门砖,企业品牌和业绩能真实反映企业实力,为企业带来好的“口碑”。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是造价咨询单位树立品牌形象的前提。品牌提升了,业主的信任度提高了,业务则“水到渠成”,相关业绩自然就有了。 4、建立数据化工作平台,应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造价咨询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工程技术档案,这些档案保存在档案室,一躺就是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为了随时应付检查还不能销毁。工程造价的历史数据本身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财富,工程造价咨询档案因为检查而存在,实在可惜。大数据蓬勃发展的今天,工程造价数据的分析利用却明显滞后。现阶段工程造价领域的知识运用和实现价值主要靠造价工程师的个人经验,但具有人员差异性和局限性。大量的历史数据被闲置,宝贵财富未被有效挖掘,从而难以被利用。在企业数据化工作平台中,对已完工程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并再利用成为必要,这有助于消除造价工程师个人经验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解决造价管理不同阶段的滞后性,帮助造价师准确确定建造成本,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现阶段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发包前仅有方案图或初步设计图纸,发包前要求造价咨询单位编制招标控制价,如果接受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没有历史可参考的数据,凭方案图或初步设计图纸就编制出控制价是妄想,除非粗制滥造。如果企业数据库中有相关案例和资料,经过对比分析、再加工,按方案编制招标控制价的难题会迎刃而解。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工程造价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逐步停止发布工程预算定额。工程计价定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长期以来政府定额计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没有自己的数据库,脱离了定额,就组不了价,离开了工程造价信息,就不知道怎么调整材料市场价格了,将来如果定额也没有了,是不是更加尴尬。造价咨询企业一定要运筹帷幄,为应对将来这一必然变化,早作打算,做好造价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数据库,避免将来这一变化突然来临的手足无措。 一竿到底的咨询任务分配模式,造价工程师本人掌握着造价进度和质量,公司领导除了催促、提醒以及最终成果漫不经心地复核,别无它法。员工平时在工作岗位上究竟在做什么、做的质量如何只能在最终成果文件中得知。公司除了承接业务,实施层面的参与度不高。员工从进入工作状态开始,即在企业的工作平台上实施,数据在每天的工作中及时产生,而不是最终在平台中上传数据。员工在工作中,无论数据调用还是阶段性成果的形成均在平台上留存,公司领导想看谁在干什么一看便知,员工离职了,数据还在公司的数据库中。可能每一位企业领导都希望拥有这样的工作平台,关键是企业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转变工作思路,舍得投入。 三、结语 面对造价咨询资质取消,不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改革。中小企业可能偏向于将一门业务做到精细化,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并使委托方满意。大企业可能会偏向 ***付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