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筠汇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范剑峰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当今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大幅度提高,为了达到建筑造型的装饰要求,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融合到作品中去,建筑设计师们的设计越来越大胆新颖。异型钢结构一般用于大型商超、综合楼、宾馆、体育场馆、游乐设施、门楼造型、收费站、大楼屋顶等,结构形式一般采用型钢结构、网架结构、膜结构、管桁架等。钢结构造型设计的复杂程度,直接决定了审计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也加大了施工单位在送审结算中暗藏猫腻的可能性。本文将从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屋面空间桁架结构工程量的计算和审核过程来抛砖引玉,继而引发大家对异型钢结构工程审核的重视及思考。
关键词:异型钢结构;结算审核;竣工图;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案例背景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其中钢结构工程送审金额约5200万元,用钢量约4700吨。钢结构主要结构形式为空间异形桁架结构和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钢结构形式较为复杂,呈现出杆件“两多一少”的特点:规格型号多、数量多、相同构件少,工程量计算难度相当大。
在本项目钢结构工程审计过程中,面对施工方故意设置的迷魂阵,审计方从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海量数据中细致入微、抽丝剥茧、分析数据,在看似资料齐全、计算准确、配合良好,一切都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外表下,发现其巧妙设置在迷魂阵中的陷阱,核减型钢约1100吨,在成本控制、节约财政资金、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方面效果显著,较好的完成了审计任务。在钢结构工程量审计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并将本项目作为经典案例,在公司内部“造价培训”中学习推广。 二、争议焦点 送审的钢结构竣工图为构件拆分详图,非常详细,类似施工下料详图,但并未提供结构平面、立面图和三维视图,将所有待安装钢结构构件全部零散拆开,按所在部位整齐“堆放”在竣工图上,而并未将构件与施工图和现场吊装拼接完成后的“实景图”一一标注对应。这无疑给审计工程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计算过程将变得较为繁琐且耗时巨大。事实证明,这也一定是施工方有意而为之,故意设置的迷魂阵。了解到该情况后,我们一方面催促施工单位尽快完善图纸,补充资料,另外在公司内部挑选审计经验丰富、从事过钢结构设计施工的专业工程师担纲主审,并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一核查: 1、熟读工程量计算规则,从大方向上把握工程量审核的要点; 2、复核构件长度,特别是网架桁架结构,送审的构件长度通常采用轴线间的距离,审核时要采用图示尺寸,并扣除杆件与杆件的搭接; 3、复核构件的数量; 4、重点复核构件的规格尺寸,特别是板厚。 经过审计人员大量细致的工作,发现以下问题: 1、工程量计算规则中明确电焊条不计入工程量,送审的计算书中包括了焊缝重量,该部分审计核减约200吨。 2、由于桁架网壳结构的杆件长度每一根都不尽相同,必须全面审查。审计时根据构件拆分图的顺序,在平面图上标注好每一根钢梁上的短柱节点的标高,结合屋面的整体形状,核查钢梁上不同单元节点的坐标合理性,同时在平面图上把构件详图里拆分成板块的钢柱、主梁、边梁、次梁一一对应到整体图中,核查了约14000余个单元构件,发现有部分钢柱、次梁重复计算,该部分审计核减约200吨。 3、竣工图构件详图中的规格尺寸、板厚与材料表中的规格尺寸、板厚均对应一致,看似准确无误,但实则机关重重。年轻工程师也许会将杆件数量、长度等作为本钢结构工程的审核重点,而忽略了对钢构件本身的规格型号的审核,天真的认为竣工图总是不会骗人的。 审计人员发现,部分H型钢的加劲肋高度不合理,存在篡改竣工图从而达到多计工程量的意图。如竣工图详图及材料表中某H型钢截面尺寸均标注为H400×350×20×40,加劲肋的尺寸为-14×168×344,详见图2。看似平淡无奇的两个型号数据,是否如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平安无事呢? 三、问题分析 我们知道,加劲肋的尺寸与H型钢的板厚息息相关。根据该H型钢和加劲肋的尺寸,可作如下推算:H型钢腹板厚度=350-168×2=14,翼缘板厚度=(400-344)/2=28。据此,由-14×168×344的加劲肋的尺寸推算H型钢的截面尺寸应为H400×350×14×28。而按照H400×350×20×40的截面尺寸计算得出的加劲肋 ***付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