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工业技术] 深圳湾后海风化深槽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8 0
admin 发表于 2025-1-17 05: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深圳湾后海风化深槽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摘要:风化深槽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尤其是桩基工程,具有很大影响和危害。深圳湾地区发育多处风化深槽,其中后海风化深槽是目前揭露的规模最大的风化深槽,槽底深度175.9 m。通过分析风化深槽的发育规模和工程地质特征,重点探讨了风化深槽内隐伏断裂发育迹象。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是形成风化深槽的控制因素,深圳湾地区受北东向五华—深圳断裂带和北西向狮子洋—珠江口断裂带相互交切作用,断裂破碎带宽,断裂力学性质属压扭性兼具张性,利于风化作用向深部扩展;后海风化深槽内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特别深厚,风化岩强度低。

Abstract:There are many weathered deep troughs in Shenzhen Bay area, among which Houhai weathered deep trough is the largest exposed at present, with a bottom depth of 175.9 m. The existence of weathered deep troughs causes trouble to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weathered deep trough were analy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in weathered deep trough we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zone i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weathering deep trough. The Shenzhen Bay area is intersected by the northeast Wuhua-Shenzhen fault zone and the northwest Shiziyang-Pearl River Mouth fault zone. The fracture bandwidth and fra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both compressional and tensional, which are conducive to the propagation of weathering deep. The fully and strongly weathered rock in Houhai weathered deep trough are particularly deep and the strength of weathered rock is low.

中文标题:
深圳湾后海风化深槽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uhai Weathered Deep Trough in Shenzhen Bay Area

作者:
王贤能,李志波
Wang Xianneng,Li Zhibo
作者简介:王贤能,男,1969年生,汉族,四川仁寿人,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工作。E-mail:1735150767@qq.com
通讯地址: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7
ShenzhenGeokeyGroupCo.,Ltd.,Shenzhen518057,Guangdong,China

中图分类号:P 642
doi:10.3969/j.issn.1007-2993.2023.02.006
出版物:岩土工程技术
收稿日期:2022-05-16
修回日期:2022-07-19
刊出日期:2023-04-08


关键词:后海风化槽,发育规模,工程地质特征,断裂破碎带
Key words:Houhai weathered deep trough,development scale,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fracture zone
文档包含图片数量:图片(2)张
文档包含表格数量:表格(5)个

参考文献:
[1]周炳桦. 海底隧道穿越风化槽段突水机理及风险评价[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9.
[2]郑万模. 长江三峡三斗坪坝址深风化槽形成机制探讨[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5,6(2):46-49.
[3]潘世建主编.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技术丛书(上册) 设计与施工[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4]深圳地质编写组. 深圳地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9.
[5]刘杏玲,赵焕庭,郑德延,等. 深圳湾的演变与开发利用[J]. 热带海洋,1988,6(2):8-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市地质图说明书[M]. 广州: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2014.
[7]李作明,林极峰. 香港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探讨[J]. 贵州工学院学报,1987,(4):52-66.
[8]丁原章. 广东和香港地震风险概论[M]. 香港: 商务印书馆, 2004.
[9]李焯芬,蒋 溥,梁小华. 香港地区地震风险评价和设防区划[J]. 工程地质学报,1998,6(1):40-54.
[10]BURNETT A D,黎权炜. 香港的航摄地质线性影像和断裂系统[J]. 华南地震,1986,6(1):12-25.
[11]地质矿产部《深圳市区域稳定性评价》编写组. 深圳市区域稳定性评价[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1.
[12]毕 丹,王忠福. 天池抽水蓄能电站上坝址趾板建基面优化研究[J]. 岩土工程技术,2014,28(5):243-249.
[13]赖培铎, 葛 帆. 深圳地铁11号线沿线的断裂构造及其对地铁施工的影响[C]//深圳地质工程三十年——深圳市地质学会30周年志庆.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3.
[14]康镇江,李作明. 深圳(罗湖)—香港(元朗)断裂带的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S1):168-174.
[15]黄玉昆.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在香港地区的表现[J]. 华南地质,1984,4(2):12-19.
[16]丁原章,黎权伟,黄日恒,等. 香港地区断裂构造的新活动性[J]. 华南地震,1997,17(2):9-12.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创委技术攻关项目(JSGG20180504170317195)

2025-1-16 20:53 上传
文件大小:
825.43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