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FeⅢ掺杂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23 0
admin 发表于 2024-12-14 14: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文档名:FeⅢ掺杂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先制备了Fe(Ⅲ)掺杂的氧化钨(Fe(Ⅲ)-WO3)溶胶,随后通过浸渍提拉法将其沉积在FTO玻璃衬底上,再经过150℃热处理,得到了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Fe(Ⅲ)-WO3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热重分析(TG)、物相分析(XRD)、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等测试,对所得电致变色薄膜进行表征,探究了Fe(Ⅲ)掺杂浓度对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掺杂Fe(Ⅲ)的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其电致变色效率提高,最高电致变色范围可达70%,最高电致变色效率可达48.50cm2·C-1.掺杂20mmol/L的Fe(Ⅲ)-WO3循环1000次后依然可以保持60%的电致变色范围.

作者:安佳钰   孔德茹   刘靖   孙冬兰 Author:AnJiayu   KongDeru   LiuJing   SunDonglan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天津300457
刊名:电镀与精饰 ISTICPKU
Journal:Plating&Finishing
年,卷(期):2023, 45(5)
分类号:O484
关键词:氧化钨  六水合三氯化铁  成膜机理  电致变色  循环寿命  
机标分类号:O484TB43O657.32
在线出版日期:2023年5月22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e(Ⅲ)掺杂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期刊论文]  电镀与精饰--2023, 45(5)安佳钰  孔德茹  刘靖  孙冬兰采用溶胶-凝胶法先制备了Fe(Ⅲ)掺杂的氧化钨(Fe(Ⅲ)-WO3)溶胶,随后通过浸渍提拉法将其沉积在FTO玻璃衬底上,再经过150℃热处理,得到了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Fe(Ⅲ)-WO3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热重分...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Fe(Ⅲ)掺杂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Effect of doping of Fe(Ⅲ) on the performance of tungsten oxide electro-chromic films

Fe(Ⅲ)掺杂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pdf
2024-12-14 14:10 上传
文件大小:
2.29 M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