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润湿性对两相渗流黏性耦合效应研究
摘要:基于格子玻尔兹曼两相流模型,根据润湿固体骨架比例和润湿接触角将混合润湿分为4种不同的润湿形态,为了研究多孔介质流的黏度比、表面张力、压力梯度和固体骨架不均匀性等因素,建立多组实验进行数值模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在考虑混合润湿下对流体流动中黏性耦合效应的影响,并得到了以下的认知和结论:对于均匀润湿,强润湿性将使得非润湿相的相对渗透率增加而使润湿相的相对渗透率减小;单一润湿性(固定接触角)的强弱会显著影响两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分布的位置和接触面积的大小;对于混合润湿,转变为混合润湿后,非润湿相的相对渗透率会显著下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固体骨架润湿性对目前复杂润湿性油藏的影响,为今后有针对性地调控岩石润湿性,增加油田的二次采油产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呼园平 樊平天 张峰 刘浪Author:HUYuan-ping FANPing-tian ZHANGFeng LIULang
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陕西延安717500
刊名:当代化工 ISTIC
Journal:ContemporaryChemicalIndustry
年,卷(期):2023, 52(1)
分类号:TE3
关键词: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两相渗流 黏性耦合 混合润湿 相对渗透率
机标分类号:TE312TE135O357.3
在线出版日期:2023年3月2日
基金项目:国家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润湿性对两相渗流黏性耦合效应研究[
期刊论文] 当代化工--2023, 52(1)呼园平 樊平天 张峰 刘浪基于格子玻尔兹曼两相流模型,根据润湿固体骨架比例和润湿接触角将混合润湿分为4种不同的润湿形态,为了研究多孔介质流的黏度比、表面张力、压力梯度和固体骨架不均匀性等因素,建立多组实验进行数值模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润湿性对两相渗流黏性耦合效应研究 Study on the Coupling Effect of Wettability on the Viscosity of Two-phase Flow
润湿性对两相渗流黏性耦合效应研究.pdf
- 文件大小:
- 8.12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