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微乳液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
摘要:在高含水驱油阶段,储层中仍有超过一半的剩余油未被驱动,剩余油分布复杂导致现场开采难度极大,微乳液驱油技术可以有效驱动储层中的剩余油.室内复配出一套微乳液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粒径分布与油水界面张力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岩心模型驱替实验,对比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及不同相态微乳液体系驱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室内复配的微乳液体系微乳液粒子直径分布在27~87nm范围内,并且粒径尺寸主要分布在48~70nm之间,其符合微乳液的基本结构模型,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10-3mN·m-1量级;岩心吞吐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其中微乳液体系效果最佳,中相、下相、上相微乳液采收率增幅分别为28.6%、23.9%、21.7%,与SDS溶液吞吐采收率相比,分别增加18.6%,14.2%,11.8%.在高含水期,微乳液体系具有高效动用剩余油的性能.微乳液驱油方式为高含水期储层剩余油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作者:梅艳 董越 刘强 陈玉 Author:MEIYan DONGYue LIUQiang CHENYu
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陕西安塞7174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刊名:当代化工 ISTIC
Journal:ContemporaryChemicalIndustry
年,卷(期):2023, 52(5)
分类号:TQ423
关键词:低渗油藏 微乳液 驱油体系 室内研制 性能评价
机标分类号:TE357.46X131.2O647.2
在线出版日期:2023年7月7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乳液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
期刊论文] 当代化工--2023, 52(5)梅艳 董越 刘强 陈玉在高含水驱油阶段,储层中仍有超过一半的剩余油未被驱动,剩余油分布复杂导致现场开采难度极大,微乳液驱油技术可以有效驱动储层中的剩余油.室内复配出一套微乳液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粒径分布与油水界面张力性质进行研究,通...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微乳液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 Laboratory Study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by Chemical Flooding With Microemulsion
微乳液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pdf
- 文件大小:
- 4.44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