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我国乡村公共交往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辨析
"乡村公共交往空间"是乡村民众在长期的聚居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是承载着乡村日常交往、经济互助、文化传承等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其不仅承担着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也塑造着村民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构建了乡村社会道德价值和治理秩序,反映了乡村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作为公共生活的核心场域,公共交往空间的营建对于乡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内乡村公共交往空间的历史演变及其阶段特征为基础,重点分析了现阶段乡村公共交往空间转型特征及其背后的驱动机制.
作者:李文艳王海卉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母体文献: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会议时间:2021年9月25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G0B25
关键词:乡村规划 公共交往空间 演变特征 驱动机制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5月27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83.4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