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墒情监测站网建设思考
土壤墒情是水循环规律研究、农业灌溉、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抗旱减灾的重要基础信息,在抗旱指挥决策、水资源配置管理、农牧业生产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水文系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截止到2013年,水文系统建有墒情监测站1808处,其中,人工监测站821处,自动监测站987处.总体而言,全国墒情监测站点数量少、代表性差,还未形成覆盖全国的监测站网,土壤墒情信息采集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抗旱减灾工作需要,当前,抗旱工作由传统的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生态全面抗旱转变,抗旱工作的新形势要求全面加强墒情监测.到2020年,在现有墒情监测站网布局的基础上,建设墒情站11779处,其中墒情固定站11457处,墒情移动站278处,综合实验站44处,基本建立全国墒情站网监测体系,满足抗旱工作和水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二期项目旱情采集系统工程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探讨应对之策,为未来墒情监测站网建设提供有益助力.
作者:智永明毛春雷王岩冯瑾
作者单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2;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2
母体文献: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20日
会议地点:南昌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S15S27
关键词:水文系统 墒情监测站网 时域反射法 介电常数 土壤水分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7月1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03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