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三种不同中医体质人针刺反应时效差异的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电针命门穴前后督脉线上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变化,初步探索阴虚质、平和质、阳虚质三种不同中医体质间的针刺反应时效差异.方法:健康志愿者9例,应用ThermoTracerTH9100型红外热像仪观察并记录自然状态下、电针命门穴20min、电针后10min红外热像图的变化.结果:(1)自然状态下,①阳虚体质组督脉平均体表温度,至阳、中枢及腰阳关穴体表温度均低于平和体质组,平和体质组则低于阳虚体质组;②阳虚体质组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楚而长度短,平和体质组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连续性好、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而长度长,阴虚体质组督脉IRRTM连续性较差、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清楚而长度较短.(2)电针20min后,①阴虚体质组电针针刺反应起效最快,平和体质组次之,阳虚体质组出现最慢;②阳虚、平和体质组督脉平均体表温度,至阳、中枢及腰阳关穴体表温度均有显著升高,其中阳虚体质组升高幅度更大;而阴虚体质组督脉平均体表温度,至阳、中枢及腰阳关穴体表温度均低于针前;③阳虚、平和体质组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由四周散在分布逐渐变为向后中线集中,并有增强趋势,阳虚体质组受试者表现更著;而阴虚体质组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更加连续、规整,但有减弱趋势.结论:不同体质组督脉平均体表温度、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差异与体质间气血阴阳状态不同相关;各体质组电针后督脉平均体表温度、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均有变化,但针刺反应起效时间具差异性,在一定意义上间接反映出针刺反应时效与体质的密切相关性.
作者:沈书泓 许金森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08;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络研究室,福州350003
母体文献:全国第十六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全国第十六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1日
会议地点:杭州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R24R54
关键词:电针疗法 命门穴 督脉 红外辐射轨迹 中医体质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3月22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46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