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矿井并行电法技术体系与新进展
并行电法(ParallelElectricalMethod,PEM)是集阵列式、全电极、全波形3种电场(自然电场、激励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同步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地电场勘探方法,它以时空域地电场的并行测试与并行处理为核心思想:通过每个电极1个ADC及开关装置的集成,实现全部电极的并行激励与采集,获得包括AM法和ABM法两种形式的地电场数据体;按照电极的空间组合与时序关系,解编出激励电流序列和对应的自然电场(零次场)、激励电场(一次场)和感应电场(二次场)的电位响应序列,再根据电位响应与电流激励的传递原理解析出探测介质的电阻抗属性(包括自然电位、电阻率和极化率等参数),由此实现3种电场信息的并行解析.矿井并行电法(Mine-PEM)充分利用了巷道空间、钻孔空间及其组合形式,进而实现了对煤层顶底板充水水源、导(含)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及注浆改造效果的有效探查,对采动围岩破坏特征及富水异常区的动态检测,以及对地下水渗流演化的实时远程监测及水害超前预警等,这些技术于过去15a间在全国煤矿防治水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发展、形成了矿井并行电法技术体系.矿井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使网络并行电法的智能特色得以发挥,实现了矿井地电场定时激励采集与实时动态监测的在线远程控制;双模式电极测试技术(Double-modeElectrodeTestingTechnique)的引入与应用,解决了常规地电场测试技术(如高密度电法)中激发、接收共用同一电极而导致自然电场、感应电场数据误差大甚或失效的问题,保证了3种电场并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由此,并行电法技术实现了对主动源电法勘探与被动源地电场监测的有效融合,这对矿井灾害源动态、精细探测尤其是水害预警来说意义重大,形成的并行电法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已得到实施.并行电法不仅可为智能矿山、透明矿山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而且在工程与环境物探领域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查中也已得到推广.当前,地电场多参数的并行解析与联合反演是其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对介质电阻抗成像理论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岩土体多相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演化特征的探查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刘盛东 刘静 戚俊 曹煜 吕荣其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母体文献: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论坛
会议时间:2019年9月28日
会议地点:厦门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矿井勘探 并行电法 在线远程控制 双模式电极测试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8月25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7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