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基于POI数据的大城市中心区体系演化机制——以19座正副省级城市为例
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模式发展,是缓解大城市病,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城市中心区发展的普遍特征进行解构,是提升多中心空间结构质量的必要基础.本文基于中国19座正副省级城市2008、2014、2018年POI数据,尝试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经济社会指标与中心区体系整体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加系统、完善地认识城市内外部因素对中心区演化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识别出商业商务、文化休闲等功能集聚的公共活动中心,随后对比城市公共活动变化趋势与中心区空间演变的关系.最后,探索公共活动中心总面积、紧凑度等重要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心区体系的演化趋势与城市整体公共活动的径向变化有一定的拟合性.就影响因素来说,高密度、产业化的发展导向对于中心区面积拓展起决定性作用.人口、经济规模的提升以及城区范围的扩大,对高密度活动集聚区的促进作用明显.而中高密度集聚区则更多受产业化进程的驱动力影响而形成.根据以上结论,相比于单纯的空间、土地拓展,产业化、差异化的城市发展导向,是促进城市多中心结构更加有效的战略方针.同时应在高密度开发的基础上强化土地的功能混合、集约利用,避免中心区的极化效应加剧.
作者:王之晗 徐逸菁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
母体文献: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会议时间:2021年9月25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U9TU2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 空间结构 演化机制 土地利用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5月27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09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