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海綿城市車行透水鋪面路基承載力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近年来气候变迁全球暖化,建造海绵城市对抗降雨集中及都市热岛效应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先进都市努力的方向,打造海绵城市旨在降雨能透过铺面入渗路基土壤,涵养地下水,同时降低区域径流量,减轻排水系统的负担,待天晴时,地下水又透过透水铺面蒸发回空气中,降低铺面温度、净化空气品质并且改善都市微气候.台北市政府已在公园、广场、学校及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广为施作透水面层及雨水储留设施,增加雨水入渗及循环利用,台北市路基土壤多为粉质黏土,当雨水入渗至路基土壤时,土壤强度会大为降低,因此台北市道路方面系以多孔隙沥青混凝土(PAC)铺设于不透水铺面上,利用PAC的透水性作为排水铺面,将路面漫流引导至排水系统以避免雨水侵蚀路基土壤,然此工法实际无入渗保水,因此本研究期望透过数值分析方法,逐步发展出既可入渗保水又不影响路基土壤强度之车行透水铺面,同时兼顾日后地下管线维修之可行性.本研究之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离散元素法(PFC3D),探讨雨水透过透水铺面入渗至路基土壤,之行为,评估因雨水入渗而饱和度增加,对基底土壤承受车行载重能力的影响.再依据分析结果,一种能兼顾道路承载能力和保水需求之铺面结构.
作者:吳思宜
作者单位: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台北市
母体文献:第五届土木与防灾——跨领域整合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五届土木与防灾——跨领域整合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30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奥斯特边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语种:chi
分类号:TU4U41
关键词:城市道路 透水铺面 路基承载力 沥青混凝土 雨水侵蚀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10月27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19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