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硅基TiO2Er薄膜器件电致发光的影响

14 0
admin 发表于 2024-12-9 22: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文档名: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硅基TiO2Er薄膜器件电致发光的影响
利用射频溅射法在p+-Si上沉积Er3+掺杂的TiO2薄膜,分别在氧气气氛中经过650℃和850℃热处理2小时后,器件表现出不同的电致发光行为.650℃热处理的TiO2:Er薄膜器件只在一定的正向偏压(p+-Si接﹢为正向偏压)下发光,其电致发光谱中包含与TiO2中氧空位相关的宽包峰以及Er3+的特征峰,器件在反向偏压下不发光;而850℃热处理的TiO2:Er薄膜器件只在一定的反向偏压下发光,其电致发光谱中Er3+的发光非常显著,器件在正向偏压下不发光.研究表明,在氧气气氛中高温热处理氧化物薄膜时,氧化物与Si衬底之间会形成一层非晶SiOx层.当热处理温度从650℃提升至850℃,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可以看出,SiOx层厚度从~3.9nm增加至~8.3nm,导致器件的载流子传输机制发生了改变,器件的电致发光机理也因此改变.650℃热处理的器件Er3+的发光是由氧空位相关的缺陷能级向Er3+的能量传递引起的,而850℃热处理的器件Er3+的发光是由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Er3+而产生的.
作者:陈金鑫高志飞蒋苗苗高宇晗马向阳杨德仁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杭州市,310027
母体文献:第十二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年5月25日
会议地点:厦门
主办单位: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TN2O43
关键词:二氧化钛薄膜  铒掺杂  射频溅射法  热处理温度  电致发光性能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6月22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2024-12-9 22:34 上传
文件大小:
496.29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