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从地质过程看三峡工程对荆江和洞庭湖区的影响
新生代以来,两湖平原一直处于沉降之中,形成巨大的沉积盆地.第四纪中期,长江切穿三峡,现代长江水系贯通,在三峡以东形成了以宜昌为顶点的三角洲淤积,并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新时代晚期以来,淤积速度加快,长期存在的云梦泽逐渐被江汉平原替代,长江中游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三峡工程建成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河湖关系与生态环境进一步剧变,从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地质角度对荆江淤积和洞庭湖形成的关系和其中的人类作用进行分析,发现长江中游江湖关系和生态系统平衡并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三分天然,七分人为”,一直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在评价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时,必须坚持系统性,避免片面、静止的观点,必须考虑长江中游特别是荆江和洞庭湖区的环境背景值并不是纯天然的,因此有必要对维持这种现状不发生任何改变进行动态分析。
作者:魏红义 赵建民
作者单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建设生态水利推进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建设生态水利推进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年12月1日
会议地点:南京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水利部,河海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水库 生态调度 河湖生态系统 补偿策略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640.58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