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从水泥的水化到水泥和混凝土的自发变形
本文从水泥的水化出发,分析了水化反应形成的孔隙结构,孔隙水分类,以及水泥净浆和混凝土早期自发变形的形成机理,为更好地理解自干燥、自收缩、早期膨胀变形提供了理论基础.表面张力的变化、分离压力、毛细水压力是引起自收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掌握水泥和混凝土相对湿度和饱和度的变化,有利于对自收缩进行预判。膨胀变形的产生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并无联系。膨胀变形和自收缩变形是同时存在的。反应物的总表面积要远小于生成物的表面积,在水化过程中生成物固体颗粒之间产生斥力从而产生膨胀变形。另一方面,反应过程中的结晶压也是引起膨胀的原因之一。为了简化,可以假设膨胀和收缩是呈线性叠加的,虽然它们产生的机理是不同的,但是有些因素会互相影响。泌水和泌水复吸并不是水泥和混凝土早期膨胀变形产生的原因。泌水改变的是材料的性质并引起未水化的水泥进一步产生水化反应。但是,将泌水移除,会改变材料的水灰比(降低),并不能称之为“自发变形”。将试件进行旋转养护,不改变其原始水灰比,也不改变“自发变形”这一特性,但是会改变材料的微结构,并延长材料的硬化时间。
作者:陈辉 PietroLura
作者单位: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瑞士联邦材料科学和技术研究所
母体文献:“一带一路”战略与绿色混凝土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一带一路”战略与绿色混凝土发展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16年8月18日
会议地点:乌鲁木齐
主办单位: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语种:chi
分类号:TU5TQ1
关键词:水泥 水化反应 膨胀变形 自收缩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4月25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15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