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从长江中下游湖泊形成看鄱阳湖控制工程
鄱阳湖是我国水面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下游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对区域水资源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吞吐型湖泊,鄱阳湖冬夏水位悬殊,调洪能力巨大,“丰水一片,枯水一线”.以永修县吴城镇与都昌县城之间吉山、松门山等沙岛为界,湖区可分为上、下(南、北)两部分.松门山一线以北是鄱阳湖的入江水道,基本是河流形态.以南是鄱阳湖的主体部分,包括赣、抚、信、饶、修“五水”的主河道和主河道之间的洲滩.洲滩如簸箕状深入湖滨陆地,丰水时期被水淹没,连成茫茫一片;枯水期次第出露,最枯时,只保留有“五水”主河道和洲滩低洼处积水的碟形湖.本文从都阳湖的形成历史和地质过程角度,论证了湖控工程的合理性与可能性,并提出了松门山控制工程方案,以作为都阳湖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一家之言。
作者:赵建民 魏红义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
母体文献:“建设生态水利推进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建设生态水利推进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年12月1日
会议地点:南京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水利部,河海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鄱阳湖 生态调度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82.6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