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传统建筑作为文化原型隐喻的伦理价值
传统中国的建筑在长达3000多年的体系叙事中,扮演的核心价值是其社会伦理的教化功能.传统建筑外化的“物态”象征实施感官上的伦理呼应,从而使建筑中隐喻的秩序守则与凡俗生活互为关照.传统建筑形态正如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的“人体延伸”,以立面形态导引出秩序和规则,以视觉样态解读仁善和美,从而传播普世化的道德伦理.传统建筑对称的轴线等级仪式、神话思维的装饰构件、序列三分的结构约束,正是传统中国伦理社会所要表述的核心造物思想,这些造物思想中隐喻的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因,而在当代社会纷扰的建造传播视觉中,重新认识传统建筑的伦理通义性显然拥有重铸社会伦理的“治疗”作用.
作者:熊承霞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母体文献:中国设计理论与世界经验学术论坛论-第二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二届全国“中国工匠”培育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设计理论与世界经验学术论坛论-第二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二届全国“中国工匠”培育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18年6月1日
会议地点:上海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组
语种:chi
分类号:I20TS9
关键词:建筑设计 空间体系 文化内涵 伦理价值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9月1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49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