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的技术类型与区划探讨
在研究地域建筑的时候往往会有"往前看"和"往后看"的问题,我讲点"往后看"的体会,也是我这几年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同济大学的团队编撰出了一套国标图集《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这套图集编撰的过程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希望能够通过这套图集促进我们对南方建筑整体上的认识。因为过去我们的认识比较零散,把它们放在一起以后,我们就能够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得比较清楚,从而提升我们对乡土建筑的整体认知、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水平。觉得只有这样,在做当代乡土建筑的时候才有可能进入它的实质。能够真正去认识营造的途径只有两个:一是人,是过去制作这些建筑的工匠。可能今天有时候看不起他们,但事实上智慧就在这些传统工匠的脑子里面,向工匠学习也就是学习营造的思维。另一个就是营造的技艺,不去现场看,你不知道它的具体做法,可能你理解的建筑形制也是有问题的。以前最最传统的方法就是盯着建筑本身去看,特别容易从类型学的角度去研究,而思路就是从人、营造的方法和营造的结果这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审视传统建筑。这其实就是我们对营造的本体的认识。
作者:李浈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母体文献:2015、2016年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5、2016年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6年11月26日
会议地点:天津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14
关键词:乡土建筑 营造技艺 类型划分 建筑形制
在线出版日期:2019年11月2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84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