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在南极半岛地区适用性分析.pdf
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对测站坐标解算及GNSS气象学等有重要影响.选取UNB3m、GPT2+Saastamoinen、GPT2w+Saastamoinen、GPT2+Hopfield、GPT2w+Hopfield共5种对流层延迟模型,对其在南极半岛地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PT2w+Saastamoinen模型(BIAS:1.05cm;RMS:3.16cm)表现最好,而UNB3m模型(BIAS:8.51cm;RMS:9.24cm)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ZTD精度最低;在四种组合模型中,使用全球气压温度模型GPT2或GPT2w作为气象参数输入差异不大.在天顶静力学延迟ZHD的精度检验中,5种模型表现与ZTD检验结果一致.此外UNB3m模型精度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为夏季低冬季高,其余4种组合模型变化相对较小.GPT2+Hopfield模型和GPT2w+Hopfield模型对高程变化最为敏感,当测站高度由65m变为1047m时,该两种组合模型的精度下降明显,而其他4种模型变化相对平缓.不过在南极半岛地区GPT2w+Saastamoinen模型精度虽然最优,但与GPT2+Saastamoinen模型相比其实差异不大,而且在进行大规模计算时使用GPT2+Saastamoinen模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效率,节约时间.
作者:张卿川李斐张胜凯雷锦韬李文浩
作者单位: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武汉,中国
母体文献: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5月23日
会议地点:哈尔滨
主办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
语种:chi
分类号:P22TP3
关键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对流层延迟 精度分析 环境适应性 南极半岛地区
在线出版日期:2018年10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97.25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