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集煤矿高氮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pdf
井田煤层CO2-N2带深度约距基岩界面垂深50m以内,距基岩界面垂深50m以下为CO2-N2带,井田内未发现CH4带.矿井目前采掘活动主要处于CO2-N2带、N2带、CO2-N2带内,尽管巷道内甲烷浓度不高,但"三个带"内高氮贫氧窒息事故却很有可能发生.在认真分析N2赋存和涌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止高氮缺氧事故的措施.指出应增强全员对高氮低氧这一特殊环境的认识,测气员随身携带瓦斯、氧气两用仪,随时对井下检查地点的气体进行检查。加强瓦斯检查,实施多种气体检查,除了正常的CH4,CO2检查外,瓦斯检测员应对O2,CO,N2的浓度进行检查。掘进巷道在过断层、过煤层期间要保证供风风量,同时加强对O2,CH4和CO2等气体的检查。依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及对N2涌出规律的认识,建立高氮低氧区域带预测预报制度,实施预警,制定特殊措施。
作者:韦金壮
作者单位: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二矿,安徽淮南232180
母体文献: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5年8月1日
会议地点:合肥
主办单位:安徽省煤炭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煤矿开采 高氮贫氧现象 赋存状态 涌出规律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9月2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608.6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