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构型储层区域性调整方法——以B12W区块为例.pdf
由于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导致一个聚驱区块平面上不同井区受效差异较大.为解决这一差异,按照储层构型变化进行分类调整.研究区B12-W区块处于湖盆边缘且延伸较长,平面非均质性较强.首选,根据生产动态,注采压差等开发特征,划分区域类别.随后从沉积组合、构造位置、断层发育三种角度,寻找开发主控因素,针对性调整.区块一共划分为叠加河道区、隔层发育区、断层破碎区与长垣中心区四个储层构型区域.并且针对性总结了改善连通条件、促进均衡动用;精细层段措施、增强波及能力;缓解地层憋压、提升采出能力;提高注入能力、挖潜薄差层段四种措施调整方式.经过上述区域性调整后,B12-W区块注入PV数从0.28至0.42期间,含水下降1.5个百分点,平均增产原油70t/d.研究中划分出的四种不同的储层构型形成的综合调整方法不仅适用于研究区,还可以推广至整个大庆长垣.
作者:张国军 孙天一 袁振哲 赵明轩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
母体文献: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论文集
会议名称: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
会议时间:2020年9月23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陕西省石油学会,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TE3TE1
关键词:聚合物驱 储层构型 非均质性 采收率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3月18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18.03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