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技术在室内伪卫星定位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pdf
室内伪卫星定位系统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多路径效应明显、时钟稳定性差、天线相位中心偏差较大等.上述问题在室外GNSS定位中可通过观测值双差进行消除或削弱,若用到载波相位观测值,只要通过LAMBDA方法固定载波相位模糊度后,就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定位效果.本文对室外RTK定位模式引入到室内伪卫星系统的正确性以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室内伪卫星定位的重难点问题并给出一些解决办法.同时对静态双差载波观测值以及伪距观测值进行分析,得出静态双差载波观测数据较为稳定,伪距观测数据内符合程度不高等结论.基于上述探究,本文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零基线静态实验时认为基站与流动站多路径效应基本一致,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结果的精度可达到mm级,伪距差分定位结果在dm级,短基线静态实验则发现无论伪距差分还是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结果较零基线相差近一个量级,这说明多路径效应的较大影响.动态实验表明,在模糊度成功固定后,RTK定位模式下的外符合精度可达到2cm左右,而动态实验由于多路径与噪声的较大影响,伪距双差无法很大程度上削弱这些误差,定位结果完全不符合实际轨迹,但其静态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赵胤植 郭际明 张鹏 杨飞 李江卫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高精度位置感知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22
母体文献: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5月23日
会议地点:哈尔滨
主办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
语种:chi
分类号:TN9P22
关键词:室内定位 伪卫星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双差观测值 精度分析
在线出版日期:2018年10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14.78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