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天文地球] 迎接绿色和巨震双重挑战,把雄安建设为可再生的四维绿色新区

7 0
admin 发表于 2024-12-3 22: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迎接绿色和巨震双重挑战,把雄安建设为可再生的四维绿色新区.pdf
雄安新区在绿色生态方面的原基础极其薄弱,所在的保定市在2016年被环保部列为列入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位城市,水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雄安新区存在发生大震、巨震的风险.建设绿色雄安面临绿色建筑基础薄弱和巨震灾害风险的双重挑战.如果不从战略上创新雄安新区建设方式,不但无法实现绿色生态的宜居城市,而且面临生命与财富毁于一旦的风险.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是尽快转变传统绿色生态建设与减防灾分离的传统模式,给出以下建议:1.把雄安新区建设为可再生的四维绿色新区.2.建设高标准的绿色建筑:a.全面提升绿色建筑覆盖率;b建造百年建筑并鼓励建筑垃圾再利用;c.建设"高容积率,低密度"混合型智慧社区;d.推广有机的工业化建筑.3.把雄安建设为巨震中安全的新区:a.对雄安新区进行更加深入的地震风险评估、分析;b.适当提高建筑的抗巨震的性能:把雄安新区抗震设防烈度从原7度(0.1g)调整为7度(0.15g)或8度(0.2g),引入"巨震(避难单元)不倒"的设防目标,推广减隔震技术;c.推广地震综合逃生法并进行必要的演练.把雄安建设为可再生的四维绿色新区是雄安成为"高点定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唯一可行技术路线.通过上述措施,既可实现地震灾害中对雄安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双重保护,又可在灾后迅速投入运营,实现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城市,这对把雄安新区建设为千年基业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作者:姚攀峰 安晓文 陈华周 冯跃 苗启松[5]娄宇[6]李小军[7]李爽[8]吕大刚[9]潘鹏[10]秦四清[11]王立军[12]杨思忠[13]矣庆贺[14]赵世春[15]周予启[16]张义元
作者单位:北京峰筑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方大区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学院清华大学土木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冶京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
母体文献:第三届全国巨震应对学术会议暨汶川地震十周年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巨震应对学术会议暨汶川地震十周年学术交流会议  
会议时间:2018年5月1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峰筑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语种:chi
分类号:F59F06
关键词:雄安新区  生态规划  防灾规划  全寿命周期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3月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2024-12-3 22:27 上传
文件大小:
479.9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