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Cr6 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井技术参数研究.pdf
某小型村庄地下水中Cr6+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针划该地地下水Cr6+污染问题,提出原位井修复技术.首先,通过渗流柱试验考察了海绵铁粒径、径流深度和渗流速度对海绵铁去除地下水中Cr6+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原位井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质量占比均为50%的1~3mm和3~5mm混合粒径海绵铁去除水中Cr6的效率最高,经45d径流深度为90cm的淋滤作用后,Cr6+的去除率达到99.50%,出水口出水中Cr6+浓度为0.04mg/L,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口出水中的Cr++浓度随垂向径流深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区设计原位井直径为17cm,海绵铁填充高度为9m,抽水泵的抽水速度为l250L/h,建造一口原位井的综合成本为9500元.该研究可为存在类似Cr6+污染的小型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董维红 贺楠楠 朱贵麟 张晟瑀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130026;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6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6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
母体文献:第六届地下水科学青年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六届地下水科学青年论坛
会议时间:2020年11月27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 原位井修复 结构设计 技术参数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9月2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7.67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