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法探析巴丹湖中咸淡水差异的成因.pdf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下水补给机制,在沙漠中形成了多个常年不干涸的大小湖泊,其中还有不少淡水湖泊.本文主要研究的位于沙漠地区东南部的东巴丹湖和西巴丹湖相距不到50m,但矿化度差异明显,咸淡水分明.笔者通过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地下含水构造特点,并结合巴丹湖周边地层结构的特殊性,采AMT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和超高密度电法联合解译,对东西巴丹湖的矿化度差异情况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角度进行了探析.
作者:宋洪伟 母海东 夏凡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31
母体文献: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地下水域环境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地下水域环境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1日
会议地点:厦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V2U21
关键词:咸淡水 地下含水构造 矿化度差异 音频大地电磁法 超高密度电法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6月2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06.4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