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pdf
水汽是水文循环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也是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因此深入的研究中国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对于气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0年72个探空站点资料,采用探空法计算得到中国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得到中国各站点的季节、年平均可降水量,最后再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可降水量呈递减趋势.中国可降水量总体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南方地区年平均可降水量最大,约为40mm,西北地区年平均可降水量在10mm左右,北方地区在20mm左右.在季节方面,中国大气可降水量在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地理纬度、环流系统、海陆分布、地形因子、季节是影响中国大陆可降水量主要因素.四川盆地地区有一高湿区,在云贵高原东部递减趋势显著,其地形因素影响显著.
作者:方文维朱紫云林日新
作者单位:云霄县气象局,福建漳州363300
母体文献:福建气象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福建气象学会2018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12月13日
会议地点:福建漳州
主办单位:福建气象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46P45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时空分布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1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92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