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深浅部变形.pdf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后近十年来,多学科的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和孕震构造特征及地震的成因机制等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约束信息,为进一步分析汶川地震的深部构造变形特征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发生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深浅部变形研究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基本认识:(1)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几何形态十分复杂,深部速度结构极不均匀;(2)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由多次子事件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破裂过程,其破裂长度为300km左右,在深浅部都有大滑动量展布,并主要聚集在汶川—映秀和北川一带下方;(3)地质地貌、大地测量和地震学研究给出的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深浅滑动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浅部的滑动速率较为一致,由重复地震获取的10—17km孕震深处的滑动速率约为浅部的2—3倍,表现出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变形速率与其近邻的鲜水河和小江断裂带基本相当;(4)不同研究结果给出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类似汶川强震的复发周期变化甚大(600—10000a).
作者:陈棋福 李乐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母体文献: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8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8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8年8月10日
会议地点:新疆富蕴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变形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9月1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812.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