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河苦橄岩的时代及岩石成因.pdf
根据全岩-橄榄石、橄榄石-熔融包裹体计算得出的原始岩浆MgO含量大约在10%左右;应用铝在尖晶石-橄榄石中的分配计算得出最高结晶温度1200℃;尖晶石高铝、低Cr#,类似于洋中脊玄武岩而不同于大火成岩省/地幔柱玄武岩中的尖晶石;橄榄石3He/4He值在5.3-6.5Ra,与对流地慢接近,不支持下地幔物质贡献;区域构造背景为西太平洋俯冲弧后拉张;滞留洋壳阻碍下地幔物质上升。其构造成因更可能是弧后伸展与岩石圈破裂减压。
作者:孙明道 张乐 贺鹏丽 洪路兵 夏小平 李杰 贺怀宇 杨列坤 FredJourdan SimonA.Wilde 任钟元 徐义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行星与地球科学系,珀斯6845
母体文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9年4月19日
会议地点:杭州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82X52
关键词:苦橄岩 年代学 岩石成因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7月2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621.65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