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矿体与地质矿体.pdf
矿体是广大地质工作者最常接触的地质体,也是找矿、采矿、研究矿床者最常用的词汇之一.按照翟裕生等(1984)的定义,矿体是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具有一定几何形态),并由矿石(可有部分夹石)组成的地质体.矿石指能从中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我们常说、常用的“矿体”,并非地质作用形成的“原生矿体”,而是在勘查过程中,按照一定条件人为圈定的、在工业上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经济体,常用的圈矿指标事实上是一种经济指标,并非自然地质界线。如我们常用1g/t边界品位来圈定金矿体,边界品位是区分矿石与围岩(或称岩石)的临界品位,矿床中高于边界品位的块段为矿石,低于边界品位的块段为围岩。而野外实际情况往往是:高于边界品位的矿体与低于边界品位的围岩呈渐变关系,中间无任何自然形成的地质界线,这样圈出的矿体形态、范围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可能会为研究矿床成因带来误导,因此有必要研究自然形成的“地质矿体”。
作者:郭少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120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石家庄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地质矿体 勘察工作 赋存规律 边界品位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9月26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976.3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