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天文地球] 精密可控震源震相识别技术研究

8 0
admin 发表于 2024-12-3 2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精密可控震源震相识别技术研究.pdf
我国大陆破坏性地震多发生在深度为5~25km的地壳层,对于地壳层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实现地震预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庄灿涛,2002).通过建立观测量与地震层介质参数的关系,实现对地震层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地震预报的一种根本办法.人工震源克服了天然地震的时空分布不均匀、重复性差、震源位置不确定、信号源弱等缺陷,已成为"照亮"地下介质已成为地壳探测的有力手段(陈颙,2007;王洪体,2009).精密机械可控震源(CASS:ControlledAccuratelySeismicSource)具有不破坏环境、对场地要求低和发射信号可控等优点,是主动探测地下介质结构的有力工具.目前开展大功率人工机械可控震源研究主要有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精密可控震源向地下发射线性调频信号,再通过预先布设的台站接收地震信号.目前,对于精密可控震源数据的应用主要限于走时变化,进而结合速度结构反演,得到较为准确的介质速度及其变化情况。精确地估计精密可控震源的走时信息成为精密可控震源推广和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已有的CASS波形检测方法有:互相关、短时相关、相干、反褶积、Wigner-Ville变换(WVD)。对于CASS资料预处理方法有:匹配滤波法、加权匹配滤波法,这两种滤波方式并没有考虑精密可控震源发射信号的特点,滤波信号互相关后得到震相信息精确性不高。时变窄带滤波方法根据CASS发射信号的特点设计窄带滤波器,震相全局扫描方法能够实时改变滤波中心与震源发射的线型调频信号频率中心保持一致。笔者在时变窄带滤波方法结合震相全局扫描技术仿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密可控震源2010新丰江测线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到英德-河源-陆河测线的震相走时剖面图(图1红色曲线),并采用了汪荣江教授Qseis软件,结合新丰江库区P波速度2层模型(杨卓欣,2011)得到地震合成图(图1蓝色曲线),对所得震相信息进行验证。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抑制干扰,提高弱信号背景下震相识别的信噪比,更有利于识别可靠震相信息。本方法的研究对于精密可控震源在地震预报方面应用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晓蕾
作者单位:天津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6日
会议地点:青岛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语种:chi
分类号:TP3P63
关键词:精密可控震源  震相识别  时变窄带滤波  震相全局扫描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1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2024-12-3 20:32 上传
文件大小:
630.72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