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弓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pdf
利用雷达、加密观测及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4-6日华南持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环境条件、对流活动、一次弓状对流系统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6月4-6日主要受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和西南季风影响,华南地区出现了11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CSs)的活动,MCSs生命史多数在8小时左右,移动方向一般为偏东或东偏北方向.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层结、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是6日华南沿海一次尾随层状MCS(TSMCS)对流触发的热力条件;TSMCS系统发生降水后地面蒸发形成近地层的冷垫,使得对流系统两侧温差增大,同时近地层风场的辐合增强,是新对流触发的主要抬升机制.近地面冷池随时间增强,地面雷暴高压出现,高压前方地面气旋性风场的辐合和冷池发展,促使TSMCS系统前方新生对流回波集中在雷暴高压前方发展加强,从而TSMCS系统强回波带由直线带状转为弓形带状.弓状回波前方温度梯度大、气压场上多个雷暴高压和前干后湿的湿度分布,使得弓状对流系统区域近地层相对干冷,不利于强降水的发生,温差大主要给沿途各地带来了剧烈大风天气.
作者:王晓芳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22日
会议地点:海口
主办单位:海南省气象学会,海南省水利学会,海南省气象局
语种:chi
分类号:P4P42
关键词:持续性强降水 环境条件 对流活动 弓状对流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2月15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88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