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多期次成矿作用.pdf
作为中亚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东天山造山带经历了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发育多类型的热液成矿系统,包括斑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及块状硫化物型等,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铜矿带之一,但东天山成矿作用多集中于晚古生代.卡拉塔格矿集区由南向北可划分为南部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带、中部热液脉状矿成矿带、北西部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北部铜镍硫化物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四期:晚奥陶-早志留世(450-30Ma)、中泥盆世(390-380Ma)、中晚石炭世(320-300Ma)、二叠纪(~280Ma)。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斑岩型成矿系统具有高温、高盐度、低CO2含量特征,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以低温、低盐度、低CO2含量为特征,而VMS成矿系统呈中温、低盐度、含CO2等特征。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各成矿系统的成矿流体介于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之间,显示二者混合。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各成矿系统的成矿物质均源于岩浆岩或赋矿火山岩地层。古生代岩浆岩显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落入亚碱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系列,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和高场强元素亏损;在构造判别图解上,花岗岩类具有岛弧或大陆边缘弧的背景。
作者:邓小华 王京彬 陈磊 何西恒
作者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石家庄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61P5
关键词:铜矿床 成矿作用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9月26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12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