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后瑶峪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pdf
东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域,发育众多晚中生代岩浆岩(约158~108Ma,Maoetal.,2010).该地区绝大多数Mo、Pb-Zn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该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经常受区域断裂和岩体侵位位置控制.揭示这些岩体的演化和成因对研究该地区钼成矿带和铅锌矿床成因至关重要.本文以东秦岭后瑶峪花岗斑岩为例,通过对其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研究,反演其演化过程和成因.
作者:何小虎 钟宏 赵志芳 谈树成 朱维光 唐忠 包从法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系,云南昆明65009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81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昆明650051
母体文献: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会议时间:2017年12月9日
会议地点:南昌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质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61P59
关键词:花岗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组成 锆石U-Pb年代学 矿床成因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10月26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63.35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