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岩体开挖损伤区的研究现状.pdf
地下工程的开挖必然会在周围岩体中形成损伤区,了解损伤区的分布范围和演化规律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概念、试验、理论、热点问题及工程应用方面回顾了开挖损伤区的研究历程,对前人的工作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认为:开挖损伤区仍将是未来的热点问题之一,形成一个统一的定量化定义有助于研究的开展;复杂条件下仍无法通过理论判断开挖损伤区的范围和分布,现有开挖损伤区预测方法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多场耦合条件下的开挖损伤区形成和演化机制,以及真实边界条件下的开挖响应仍需研究;损伤区演化过程对于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尚不明晰,可以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多尺度多层次的研究;需要加强对于深部开挖损伤区及其时效变形效应的研究等.
作者:孙琪皓 马凤山 赵海军 郭捷 冯雪磊 段学良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
母体文献: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2日
会议地点:西安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地下工程 开挖施工 岩体损伤区 分布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2月15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22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