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技术和地震预报.pdf
本文阐述了地球物理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地震预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地震预报需要多取得信息,并认真确认前兆信息,应关注动物异常反应、慢地震以及地球深部活动,并发展这方面的地球物理观测的技术.关于地震成因关注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过程,笔者认为地震预报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立足于实践,致力于提高,边预报,边研究,边提高,在预报中学习预报,实践、理论、再实践,反复不断地循环,反复不断地提高,不要把地震预报实践和地震预报理论研究分割开来.地震预报必须遵循中央关于灾害问题的指示精神,沿着周总理指引的地震预报之路继续前行.文中介绍了一个由退休老教授组成的地震预报研究团队的一些工作,该团队主张采用加密观测,多信息综合观测,浅孔观测以及相关观测的方法,捕捉并确认前兆信息,目前主要观测信息包括极微震、次声、大气电场、地下温度梯度、低频地磁场扰动、磁偏角变化、地应变、重力场相对变化,以及地倾斜等,以后继续增加观测内容.笔者认为,地震的短期和临震预报的任务应落实到县、市,各县市负责预报本地区近期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上级专业部门和专家们给予指导和帮助.
作者:陆其鹄李学良
作者单位: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心,北京,100091
母体文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全域地球物理探测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全域地球物理探测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21年5月21日
会议地点:武汉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31TU1
关键词:地震预报 动物异常 慢地震 深部信息监测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24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