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中西部近海与沿岸海雾的特征分析.pdf
本文利用2004-2012年渤海湾埕北油田A平台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以及塘沽、秦皇岛、兴城和龙口4个环渤海沿岸观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渤海中西部海雾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归纳了天气系统模型,并给出了相关气象要素的定量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雾年际变化明显,其中2005年出现频次最少,2007年最多,不同海区海雾月际变化特征有所差异,但都存在冬季高发期,且海雾高发期受到温度空间分布的影响,08时海雾出现频次最多,其日变化特征受太阳辐射和海陆差异影响;依据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地面主要影响系统,将渤海海雾发生时的天气形势分为均压场型,倒槽冷锋型,低压场型和高压场型四种并分别给出概念模型,各海区均压场型出现概率最高,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区倒槽冷锋型次之,辽东湾海区低压场型占比第二;渤海海雾在海气温差正负时皆可出现且差值多在2℃以内,总体盛行风向特征不显著,这些特征与黄海海雾预报差异较大;此外,沿岸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近海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风速在0~3级之间,低层大气存在逆温层时,有利于渤海海雾的生成和发展.
作者:郑怡 李冉 史得道 王亚男 孙蜜娜
作者单位: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00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
母体文献:山东气象学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山东气象学会2017年年会
会议时间:2017年8月1日
会议地点:济南
主办单位:山东气象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73P42
关键词:渤海海雾 气候特征 天气形势 边界层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9月1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96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