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日石家庄大暴雨的诊断分析.pdf
利用常规资料以及雷达、地面辐合线等非常规资料对2015年8月3日石家庄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的影响系统是高空急流、高空冷涡、高空槽、副热带高压、低空切变线、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地面倒槽;地面为一致的偏东风,在太行山地形作用下,使得西部的辐合上升运动增强,出现大暴雨;风向突变后,半小时到4个小时会出现暴雨,雨强20mm以上,最大80mm/h;环境风场与雷暴群移向不同时造成风向不连续,使得主体回波前部有风场辐合,从而使得主体回波前不断有新生雷暴并入,移动速度缓慢;暖平流为雷暴输送能量和水汽,加强雷暴发展,冷平流使雷暴快速减弱;从雷达三维立体图看出,回波质心高度低,属于热带暖区降水回波性质,具有雨强大,降水效率高的特性,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形成;地面辐合线或干线移动方向前方为强降水区;暴雨前2-24小时,暴雨站气温、露点温度和地温均高于非暴雨站,暴雨站与非暴雨站的露点温度差值达到峰值后1-2小时,出现暴雨.
作者:卞韬刘伟房荣李禧亮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石家庄050081
母体文献: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22日
会议地点:海口
主办单位:海南省气象学会,海南省水利学会,海南省气象局
语种:chi
分类号:P45P44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 高空急流 高空冷涡 高空槽 副热带高压 低空切变线 低空急流 地面倒槽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2月15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78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