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北京密云大暴雨落区的中尺度特征分析.pdf
应用多元资料对2016年8月12日北京市密云区大暴雨过程中密云区东南部雷暴发生、发展及西路雷暴进入密云区后发展并维持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发现,强降水首先在冷锋前暖区内沿副热带高压外围上升气流区域发展,随后锋面过境,锋区降水叠加.密云局地大暴雨是由周边强降水引发局地边界层环境场气象要素突变,导致中尺度辐合系统形成并维持,从而触发或加强局地对流;密云三面环山,由于其东北部强雷暴发展,形成中尺度高压,使得偏北—东北风在山前建立并维持,小地形增幅作用明显;后期,西路偏北风的加入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维持、加强,从而使强降水在大暴雨落区两次出现;研究发现,辐合线两侧风场(偏北—偏东风建立、维持和西北风加强)的变化,超前于强降水1~2h,对临近预报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分析FY-2E云图发现,北京东、西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TBB(辐射亮温)高梯度区两次经过密云平原地区(东南部),与强降水出现对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提前量1~2h.
作者:郭金兰何娜刘卓雷蕾曾剑时少英
作者单位: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
母体文献:2017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7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7年3月1日
会议地点:武汉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
语种:chi
分类号:P45P4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 中尺度辐合线 风场变化 局地对流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24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