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处理方法对不同系统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pdf
分别对单频观测数据中的半合组合观测量G、码观测量C以及相位观测量P进行组合,得到3种不同的单频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GC模型、GP模型以及CP模型.然后通过不同的电离层处理方法分别对BDS以及BDS/GPS的三种观测模型进行解算,对其动静态定位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采用全球分布的15个IGS监测站7d的GPS与BDS数据进行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当前BDS的全球跟踪站有限,精密轨道和钟差精度不高,易受到电离层与测站分布的影响,整体定位精度较差.特别地,采用电离层模型改正时,BDS的GC模型动静态定位精度最高,且收敛速度最快,静态情况下的收敛时间约为300min,动态情况下的收敛时间为380min;采用电离层估计方法时,基于单频原始观测值的CP模型定位精度最高.另外,无论采用哪种电离层延迟处理方法,加入GPS系统后都能大大提高BDS卫星的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实现cm级静态定位与dm级动态定位.
作者:杨凯淳吕志平李林阳邝英才许炜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郑州,中国,450001
母体文献: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会议时间:2021年5月26日
会议地点:南昌
主办单位: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
语种:chi
分类号:P22P5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 电离层延迟处理 精度分析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67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