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数理和化学] 外加碳源量与水力负荷对后置反硝化BAF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影响

4 0
admin 发表于 2024-12-1 21: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外加碳源量与水力负荷对后置反硝化BAF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影响.pdf
本文以河南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尾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外加碳源量和水力负荷对后置DN工艺深度除污染效能的影响.试验装置采用上向流好氧、缺氧两级圆柱形曝气生物滤池.柱体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高70cm,直径5cm,柱体由上到下每隔15cm设置一个取样口,共4个.柱体下部采用多孔隔板承载滤料,隔板下设置高5cm布水区,在好氧池隔板处设有1个曝气口.好氧柱内装填改性沸石滤料,滤料直径3~5mm,填料高度50cm;缺氧柱内采用陶粒作为填料,填料直径3~5mm,填料高度30cm,两柱承托层高度均为5cm,采用直径3~5mm卵石.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考察了后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脱氮效果,重点研究了外加碳源量和水力负荷对后置反硝化BAF除污染效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外加碳源量的减少(COD/TN值由10减少为4),出水COD浓度由51.9mg/L减少到7.5mg/L,总氮浓度由3.49mg/L增加到18.11mg/L,而氨氮浓度变化较小,始终保持在1.0mg/L以下;随着进水水力负荷由1.0m3/(m2·h)逐渐增加至2.0m3/(m2·h),出水COD浓度由7.44mg/L增加到45.31mg/L,总氮浓度由3.46mg/L增加17.18mg/L,而出水氨氮浓度仍无明显变化,保持在较低水平。综合考虑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确定后置反硝化BAF工艺的适宜水力负荷<1.5m3/(m2·h),外加碳源量为COD/TN=7,此时COD、氨氮、总氮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去除率分别为77.51%、97.07%和87.32%.
作者:李东张立秋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母体文献: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6年4月22日
会议地点:南京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70X50
关键词:污水处理  反硝化BAF工艺  外加碳源量  水力负荷  除污染效能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12月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2024-12-1 21:03 上传
文件大小:
517.19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