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中子Np新核素的α衰变研究.pdf
合成远离稳定线的新核素、探索原子核存在的极限是目前核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子壳N=126的最丰质子一侧,极端缺中子的超铀核素处于质子滴线和中子壳的交叉位置,合成和研究该核区核素对研究N=126壳结构的演化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的充气反冲核谱仪装置(SHANS),利用36,40Ar+185,187Re熔合蒸发反应,合成了极缺中子的219,220,223,224Np新核素,在中子壳N=126附近首次建立了Np同位素链的α衰变系统性,获得了N=126壳效应在Np同位素链中依然存在的实验证据.依据单质子分离能的系统性分析,确定了Np同位素链中质子滴线的位置,219Np也成为目前已知的最重的质子滴线外核素.此外,基于实验测量的反应截面,并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讨论了进一步合成该核区其它新核素218,221,222Np的可行性.
作者:张志远 甘再国 杨华彬 马龙 黄明辉 杨春莉 张明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精度核谱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精度核谱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母体文献:第十七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核物理大会
会议时间:2019年10月8日
会议地点:武汉
主办单位:中国核学会,中国物理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α衰变 镎同位素链 壳结构 演化性质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9月2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4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