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南部的楚文化遗存看楚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pdf
楚国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化。楚国在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的发展扩张过程中,吞灭河南地区一二十个小国,势力及于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战国后期又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楚文化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河南境内发现了丰富的楚文化遗存,包括长城遗址,众多的城址、墓葬,出土文物琳琅满目,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从宏观方面论述楚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原南部诸国文化在西周晚期均属中原文化的范畴。约从春秋早期开始,渐渐受到楚文化的影响,从器物的形制和花纹来看,出现了一些楚文化的因素。春秋中期以后这种影响更为明显。楚灭中原诸小国,使得当地原有的文化发生深刻的变化,并被纳入了楚文化的范畴。战国后期随着楚国政治、经济的衰退,河南境内楚文化自身特征有所减弱,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增加。
作者:程有为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母体文献: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2年10月10日
会议地点:武汉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社科院,中南民族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K87X43
关键词:楚文化 考古遗存 中原地区 历史演变
在线出版日期:2014年5月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21.79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