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俄关系中的张家口.pdf
17世纪沙皇俄国逐步东侵、扩张领土之后,开始与清代中国直接接壤,张家口遂成为从恰克图入境,经库伦(今乌兰巴托)穿过蒙古高原、至北京之间陆路交通(通使、通商)所指定、必经的重要通衢。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俄国也逐步从北面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张家口成为其凯觑的重要目标。在波兹德涅耶夫笔下,当时做俄国生意的旅蒙汉商主要集中在张家口城里的买卖城。“张家口买卖城可以说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集中点。20世纪初清末新政时期,张家口及库伦、恰克图等处均设立了邮政局所,开通了邮政线路。1909年,中国自主修筑的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竣工通车。同一时期,将京张铁路向北展修至库伦,开通张家口至库伦的长途汽车运输,也在筹议之中。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于1914年自主开放了张家口等一批通商口岸,实际取消了俄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随着外蒙古的逐步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和俄国变成了苏联,张家口在中俄(苏)关系中的重要通衢作用也逐步减弱。
作者:白拉都格其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母体文献:张家口·冬奥会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张家口·冬奥会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6年7月16日
会议地点:河北张家口
主办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务院参事室,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城市经济 商业贸易 中俄关系 晚清时期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9月2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27.3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