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度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分析——基于19882009年的实证研究

9 0
admin 发表于 2024-12-1 13: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度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分析——基于19882009年的实证研究.pdf
产业集聚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显著特征之一,越来越多的同类型产业或相关产业在空间上聚集一起,成为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力。本文的目的在于描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度的长期演进态势,并对各行业的集聚度和集聚地的变动特征进行分析。18个制造业在1988年到2009年的产业聚集度进行精确测度。通过计算和分析这18个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产业聚集地的变动态势,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1988年到2009年的变动趋势上看,长三角地区18个制造行业的平均集聚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从增长速度上看,呈现出“中间低两边高”U型特征,即在1988-1992年间,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平稳增长,到1993-1997,制造业集聚增长速度变缓慢,之后又恢复高速增长水平。从各行业集聚度的增长幅度上看,食品加工与制造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增幅最大,它们在1988年到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都在9.5%以上;增幅较小的有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石油化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6个行业,其年均增长率不超过3%。其次,当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度的整体水平较高,产业集聚现象十分明显。集聚度较高的行业多为一些依赖自然资源和便利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如化李纤维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行业。长三角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为产业集聚提供丰富的要素,包括知识和技术,这一方面验证了传统区位理论关于自然资源优势是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的论断,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也是产业集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马歇尔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也将影响产业集聚的观点。最后,从产业聚集地的空间分布来看,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6个城市是长三角绝大多数制造业的聚集地。在2003年以后,长三角制造业在这6个城市集聚的次数有下降的趋势,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仍集中在这几个主要城市,相比较,南通、常州、绍兴上榜次数增加,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内部产业集聚有扩散的趋势。但即便如此,制造业在扬州、镇江、泰州、嘉兴、舟山、台州和湖州等地区分布仍相对分散,从2000年到2009年几乎榜上无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内部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一方面,各主要产业聚集地应努力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影响产业集聚的经济因素,发挥本地优势因素,吸引重点行业在本地集聚,并通过联动效应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作者:郑敏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
母体文献: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1年11月1日
会议地点:宁波
主办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语种:chi
分类号:K89G82
关键词:区域经济  产业集聚  空间分布  联动效应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2月2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2024-12-1 13:22 上传
文件大小:
1.46 M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