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下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政府角色.pdf
每个国家无论在决定大政方针或政策细节的过程中,总有一套根本的思维逻辑会隐然引领某特定阶段的所有政策走向,并且影响决策阶层相关的行事态度和应对方法的选择.这种思维逻辑难以言喻,其可能来自意识形态、利益需求、集体价值观或个人直觉判断,又或者是上述所有可能性的综合体.这套指导内外大小政策方向的根本思维逻辑,虽非定然是所有政策的直接基本原则,却是政策基本原则之所以存在的根源,成为国家战略的指导方向,因此可称之为国家的战略观.战略观的转变与决策阶层对国家所处的环境条件之认知不同,导致思维逻辑发生转化有关.而这些环境条件则包括国际政治情势,国内政经时势,意识型态思想观念,以及领导人主观理解等多方面.现阶段"和平与发展"战略观的体现,就是对外的"和谐世界"与对内的"和谐社会"两项政策,此二项政策紧密联系,分别针对国内发展与国际关系提出各项施政措施并要求落实执行,却也有整合对内对外政策,提出一套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层面的全面性大战略的目的,并希冀藉此逐步达成大国崛起的长远目标.本文认为此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融入国际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理念坚持与理论创新、具体国情和发展实际相结合,对于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下,"有为有守、有所作为"之重大贡献及内外政策联系之实践.
作者:萧衡锤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北京;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暨研究所中国台湾/台北
母体文献:第二届(2012)国际软实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二届(2012)国际软实力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2年10月12日
会议地点:济南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济南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G0I29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政府角色 外交政策 国家战略
在线出版日期:2014年5月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942.73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